绿色建筑新闻中心

宜宾:每个市民都是海绵城市的参建者

时间 :2020-11-17 作者 : 来源: 浏览 :

宜宾市各地普降大雨,局部降雨量达140毫米以上,市区部分交通要道、地下商城及居民小区等发生内涝灾害,尤其南岸吉祥名都小区、财富广场、两路桥、沿江路赵场街道等多处积水严重,极大影响了老百姓的出行。一场大雨,让宜宾人又开始重审“内涝”这一城市诟病,而“海绵城市”的概念也再一次被大家所关注。

何为海绵城市?它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也可称之为“水弹性城市”。说得通俗些就是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利用自然规律,将雨水进行自然渗透、自然积蓄、自然净化。
其实,海绵城市在国外早已广泛应用,但在国内仍是一个新兴事物。事实上,海绵城市的建设是解决我国大多城市都普遍面临的“逢雨必涝、雨停即旱”问题的客观需求。近日一则新闻报道,北京市丰台区将建首个海绵城市博物馆,以此推广海绵城市的概念,而在近一周时间里,长沙、上海、深圳、德阳、贵州等城市也先后发布了海绵城市的规划书。
而在宜宾市新近出炉的几个规划中,新区建设部分也都将海绵城市的概念引入了其中,拿《宜宾市岷江新区起步区北部片区城市设计与控制性详细规划》来说,《规划》中明确指出将在建设中应充分利用自然山体、河湖湿地、耕地、林地、草地、广场等生态空间,建设海绵城市,提升水源涵养能力,缓解雨洪内涝压力,促进水资源循环利用。
当然,在笔者看来,海绵城市的建设并不仅仅只是城市规划、排水公司、河湖管理等部门的工作,建设海绵城市除了要打通城市生态坏境的“毛细血管”,“细胞”的活跃度也尤为关键,而在海绵城市的概念里,“细胞”就是指每一个家庭、城市中的每一个人。我们需要充分调动广大市民的积极性,让所有人都了解到自己也是其中的参与者,是海绵城市建设成功与否、便民与否的监督者。
路边餐馆、商店打烊后将各种污水直接往街边下水道倾倒;菜市场的菜渣清运不及时,顺着污水进入下水道;地面乱扔的各种固体垃圾下雨天被冲入下水道……这些现象都很普遍,而这些恰恰会加重城市地下排水系统工作的负荷,甚至导致其“罢工”。
从这个层面看,日常生活中不乱倒污水,不乱扔垃圾,就是参与海绵城市建设。在一些国家,大家会在小区或自家楼下准备雨水罐,把雨水存起来,让雨水少点排走,德国还通行“绿色屋顶”……其实普通市民参与“海绵城市”建设,可以做的事情有很多,与市民日常息息相关。
另外,政府的正确宣传引导以及******相关奖惩机制也必不可少,通过各种形式向市民普及海绵城市的相关理念,提高认知,同时充分调动公众参与海绵城市建设的积极性,让每一个市民都成为海绵城市真正的参建者,最终,他们也将成为海绵城市建设的受益者。
硬件设施+公众素质,双管齐下,如果做到这些,城市内涝或许就可以减少或避免。